施文志:簡介《壺裏乾坤》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1月29日 00:28

最近菲律賓莊茂榮基金會出版菲華著名作家許今棟的《壺裏乾坤》,列為【心誌叢書】之22。
菲律賓莊茂榮基金會的【心誌叢書】系列已經出版:之1:李泉山《山澗泉聲》。之2:鍾藝《朗園·千島·神州》。之3:施文志著、施華謹菲譯、Marne L.Kilates英譯《解放童年》中菲英三語詩集。之4::王仲煌《拈花微笑》。之5:蔡介川《八連孩子的心聲。之6:老油條《笑罵江湖》。之7:莊紫棟《寸草心》。之8:蘇榮超《遺失》。之9:劉少宏《人海百態》。之10:老油條《塵緣蒼茫》。之11:南山鶴詩選、陳默詩選。之12:施文志詩集《是我》。之13:施華謹翻譯《詩在千島上》中菲雙語詩集。之14:鍾藝《歲月記憶》。之15:吳梓瑜《岷灣絮語》。之16:醺人《譯諸子百家》。之17:阿占詩文集《雲淡風輕》。之18:弄潮兒小詩三百首。之19:小鈞詩集《想想》。之20:浩青詩選《音》。之21:蘇榮超著 曾文明譯中英文詩集《詩寫菲律賓》。之22:許今棟《壺裏乾坤》。
莊金耀在【心誌叢書序】說:菲華文藝開始萌芽於菲律濱華人社會形成初期。《公理報》在其正式出版那年的十一月開始設有副刊後,隨後,相繼創辦的華文報都設有副刊,因此,推進了菲華文藝迅速發展。二次世界大戰前,有許多熱愛寫作的青年人,投稿到各華文報副刊去發表。抗戰勝利後,文藝社有如雨後春筍,菲華文藝相當活躍,持續了近三十年。馬可斯總統實行軍事統治,各華文報刊被迫停刊,因而菲華文藝活動冬眠了十多年。
馬可斯總統在一九八一年解除軍統,《世界日報》創刊,設有文藝副刊,吹起文藝春耕的號角。隨後,《聯合日報》和《菲華時報》也跟上,菲華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了。一九八六年二月,人民革命成功,柯莉‧亞謹諾總統恢復民主政制,新聞出版恢復自由。菲華文藝的活動,一片欣欣向榮。當時的《聯合日報》、《菲華時報》、《世界日報》及《商報》,都為菲華文藝活動的蓬勃發展,發揮促進作用。這些報刊分別提供園地及版位,讓各文藝團體及眾多寫作人士發表他們的作品。《商報》的“大眾論壇”是廣受歡迎與珍愛的園地,隨後,《世界日報》開闢了“大小廣場”副刊,擁有廣大讀者。
幾十年來,菲華文壇先後湧現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作家,各文藝社、各報社,各基金會及作者個人,曾先後出版了數以百計的作家選集或個人文集,流行於世,使菲華文壇呈現一片頗繁榮的景象。這對弘揚中華文化,及提高菲華社會的生活素質,都有積極的作用。
莊茂榮基金會是為紀念先嚴茂榮公而設立的,先嚴生於清光緒末年,早歲在家鄉上過幾年書塾,受過中華文化的薰陶。十來歲南渡菲島,在先祖汪勝公和同鄉族人合夥之永和珍糖餅店工作。戰後家族事業有所發展,先嚴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創協裕紙業公司,經營紙料。至今已六十多年,仍然健康地營運,由第三代負責管理,第四代已經參加工作。他一生勤儉,敬業樂業,大公無私,克己待人。事業漸趨穩固後,他熱心公益事業,對宗族事務尤其熱衷,經常為族人排難解紛,深受族親擁戴,曾任菲律濱錦繡莊氏宗親總會理事長。
一九五九年,在家兄杰樹的倡議下,先嚴邀集友人合創立高紙業公司,擔任董事長。我於一九六一年九月自香港來菲,翌年四月開始在公司學習工作。因為股東眾多,人事複雜,經歷許多波折,幾番改組,至七六年秋,公司業務開始由我負責主持。四十年來,兢兢業業,艱苦拚搏,在諸同事及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穩步成長,立高集團成為菲律濱市場主要的紙品供應商之一。這都是在先嚴辛苦創建的事業基礎發展起來的,在先嚴逝世三十週年的今天,更感念他一生對家族輝煌的貢獻。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這是詩聖杜甫的名言。誠然,寫作人長期的精神勞動,若能把自己的力作結集成書,乃是他們的夙願。有感於此,此番莊茂榮基金會出版《心誌叢書》系列,意在讓具有菲華特色的文學作品得以結集傳世,為菲華作家的心血結晶略盡棉力。我們認為這項工作有益社會,富有意義,何樂而不為。
《壺裏乾坤》由菲律賓莊茂榮基金會出版,編輯:莊茂榮基金會編輯小組,封面設計:施文志,書名題字:西門丁,印刷:歐尚設計印刷公司,版次:2023年10月初版,字數:14萬字,收錄203篇文章。數量:500本。
【作者簡介】:
許今棟,出生於福建晉江檀林村,一九五六年移居香港,接受小學及中學教育。曾曾得潘茂榮老師授以中醫骨科學,又曾得廣東著名骨科名醫何竹林長子何應華和著名骨科專家岑澤波授以中西骨科醫學。一九七三年南渡菲國,醫所學服務社會,三十年後回歸香港,以所學回饋香港病人。熱愛中國文學,業餘習作先後發表於菲律賓菲華週刊、菲華時報、商報及世界日報等報刊,偶而也有發表於香港報刊,青年時曾有文章發表於香港新晚報頭版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