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鴻 :正月點燈紅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2月11日 23:35
“正月點燈紅,點呀點燈紅……”又一個元宵佳節即將到來,我不禁想起高甲戲《桃花搭渡》這一唱段,想起元宵燈。
泉州花燈鬧元宵的習俗從唐朝建城之初沿襲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年年歲歲月相似,歲歲年年燈不同。元宵燈有各式各樣,但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潤餅燈。潤餅燈是紙做的燈,它因層層疊疊狀似疊放在一起的泉州特色小吃潤餅而得名。潤餅是圓的,潤餅燈也是圓的,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潤餅燈頂層留有個圓孔, 底座可插蠟燭,將它壓扁後可點燃蠟燭,燈的外面畫著各種花鳥圖案。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雖然也有紙做的公雞燈、鯉魚燈等,但潤餅燈是最便宜的,普通人家都買得起,元宵節小孩子幾乎都人手一盞。記得童年,元宵節我們這些孩子,最高興的除了吃元宵丸,就是玩潤餅燈。到了元宵節晚上,我都會在潤餅燈點上蠟燭,提著燈走出家門,與鄰家的孩子比比誰的潤餅燈更漂亮,然後成群結隊走街串巷,大家還會高聲唱起“正月點燈紅,點呀點燈紅……”其實我們就會這兩句,還是看戲時學來的,但也引得大人駐足觀看。元宵節的夜幕下,閃爍著點點元宵燈光,這是童年給我留下的美好記憶,也是日後我認知傳統文化的一項內容。
到了80年代,小孩玩的元宵燈大部分都變成塑料做的,燈泡和電池取代了蠟燭。這種用模具造出的元宵燈,比手工做的式樣更多,但我總覺得,紙做的潤餅燈更具環保,更有古早泉州元宵節的味道。希望今年在街上還能看到潤餅燈。
這些年,泉州元宵節賞燈活動按照“全城賞燈、多點紛呈”的布燈形式,將精品花燈、創意花燈和喜慶紅燈籠等分點分線佈置在鯉城、豐澤中心市區的主要街道及公園廣場、標誌性建築、沿街商戶門面等公共場所。花燈造型新穎,採用了新材料,富有藝術性、觀賞性、創新性,集合了彩扎燈、刻紙燈、針刺燈等泉州傳統代表性燈種,以及花燈非遺傳承人的代表性作品,璀璨奪目。同時,為了體現元宵佳節的全民參與性、互動性,部分展示點還展示學生精心製作的創意花燈,與各式喜慶紅燈籠、氛圍燈、紙燈串等一起扮亮整座光明之城。今年元宵節,“泉州非遺賀新春——2025年元宵泉州燈會”將在鯉城、豐澤、洛江、泉州台商投資區等地設置19個展區,展出超2000盞花燈,充分展示“宋元中國·海絲泉州”文化底蘊,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感受“燈在城中,城在燈中”的喜慶氛圍。屆時,泉州將滿街花燈薈萃、爭奇鬥艷,一派祥和。這正是:正月點燈紅,點呀點燈紅,紅遍刺桐城, 紅遍大街小巷。
(2025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