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銘:祖國近來雨水好嗎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2月14日 23:05
七月十五,中元節。
秋天來了,夜裡,大火星緩緩地向西方流去,蟋蟀的叫聲明亮起來。
若干農作物開始成熟,按例,民間要祭祖,用新鮮的稻米,向祖先報告秋成。
天陰晴不定的,雨水多了。
大自然陰陽消漲,季節在變化中,人們的身體和情緒也跟著敏感起來。
整整一個月,人們邀約、宴飲,祭祖先、祀亡魂。河上,明煥煥的水燈,緩緩地流著,照亮了陰界陽間的路。
自離家南渡,瞬眼倏忽,已經過了幾個秋天。
唐山故人,無時不縈繞于夢寐也,王金春悠悠地說。
吾愛,堂上祖先祭祀、家中諸務、子女教養都靠你。王金春深情款款,好像看到妻子江氏溫柔的眼睛,內心感激莫銘。
那個銘,是銘刻在心的銘。
那是一對恩愛夫妻。丈夫為了生計,背離鄉井,留下妻子和孩子們,天生、炳明、銀椒都還小,在夢裡,他經常聽到他們的笑聲,看到離別時妻子不捨、依依。他們生活的老厝,厝前的曠地,也在夢裡。唸唸,春天的時候,開著花,秋天的時候,結了果。
那是多麼快樂的時光啊,可以吃到妻子烹煮的飯菜,穿著妻子洗得乾乾淨淨的衣衫,孩子們繞在膝下,兄弟們常來常往。
現在,四弟婦還在咱鄉里嗎?還是住到外家(娘家)去了,希望你能來信告訴我。
我們不知道,四弟四弟婦發生了什麼?
王金春在七月十六給江氏寫了一封信,秋風吹,思想起。
他的家鄉,有他溫暖的掛記,祖先,是他生命的源起;孩子們,是他未來的延續。妻子,是他與這一切的聯繫。
這一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年新正那一天,日軍佔領新加坡,那家人失去了聯繫。
五年後,又一個中元節。
戰爭在前一年的中元節結束了。
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不知兩邊的人是怎麼過的,僑匯斷了,老屋破了,幸運的是,一家人都平安的熬過了戰爭。
那麼多的家庭在經歷生離死別以後,一定會更加彼此珍惜。
十七那天,王金春給卓歧家裡寫了封信,信,直接寫給兒子炳明。時隔五年,兒子已經成人了。他的母親,長出白髮了吧。
屋子破了可以維修,家,不能搬。等父親回來再做打算。金春對兒子說。
父親聯繫上了,日子鬆了,母親的笑意柔軟了,年輕人嚮往快樂的生活,喜歡寬敞明亮的住宅,就像他們喜歡時髦的新衣衫。但是,那是幾代人生活過的地方,王家的根本,他回來,不能找不到家門,看不到熟悉,找不回那些那些時光。
七月,天又開始涼了,若干農作物又收成了,夜空裡的大火星又緩緩地向西流去,蟋蟀的叫聲又明亮起來。
祖國近來有雨水嗎?王金春問兒子。雨水,是有祖國的。
他聽見雨點打在家鄉的農作物窸窸窣窣的聲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