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宋春來:何必常懷千歲憂 ——讀《生年不滿百》

2024年07月31日 23:1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7月31日 23:17

  《生年不滿百》是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原詩如下: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白話譯文大意如下:一個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滿百歲,心中卻老想著千萬年以後的憂愁,這是何苦呢?有的人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暫,黑夜是如此漫長,那為什麼不手持燭火,日夜遊玩呢?人生就應該及時行樂,何必等到來年?愚蠢之人只想著為子孫積攢財富,只會讓後人嗤笑。如果想像王子喬那樣能成為神仙,恐怕很難實現。

  這首詩和《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一樣,都出自東漢王朝崩潰的前夕,社會的動盪、生活的困擾以及人生理想的幻滅,都會讓人對人生的終極意義進行重新的審視和反思,於是才會有這樣及時行樂的表達,這是對人生毫無出路的回擊。

  你看作者的開篇落筆可謂切中要害:“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是有諷刺意味的。人生在世,草木一春,有幾人能活到百歲?而你卻“常懷千歲憂”,豈非可笑?老是埋怨縱情玩樂的時間不夠,那就手持燭火,夜以繼日地玩吧。作者說得很明白,那些吝嗇的愚蠢之人,一心只想著為子孫積攢財富,一點不會享福,只會讓子孫後代譏笑。這讓人想到先秦佚名的《山有樞》一詩所譏刺的:“……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你有好衣裳,不穿不戴只放在箱子裏,你有車有馬,不駕不騎放在一旁,一朝不幸離人世,這些都是別人來享受了。你有庭院和房屋不能及時灑掃,家裏有鐘又有鼓不能薰陶情趣,無法詩意地棲居,一切就等於無。你有美酒和佳餚,如果不享受從而達到永樂,最終也是別人的。在作者眼裏,擁有財富卻不知享用,只會“惜費”,這種守財奴是愚蠢的,毫無疑問,有財富而不會改善生活,只會讓後人嗤笑。

  有趣的是,古人寫詩也有雷同的。看看《漢樂府•西門行》:“出西門,步念之。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夫為樂,為樂當及時。何能坐愁怫鬱,當複待來茲。飲醇酒,炙肥牛。請呼心所歡,可用解憂愁。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而夜長,何不秉燭遊。自非仙人王子喬,計會壽命難與期。人壽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貪財愛惜費,但為後世嗤。”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後的古代民歌又一次大彙集,它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生年不滿百》算是《漢樂府•西門行》的縮短版,意思都一樣。而《古詩十九首》的另一首《驅車上東門》,其中的“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也從中尋到了影子。

  我覺得《生年不滿百》是寫給中產階級中的吝嗇鬼看的,你想想,若是下層貧苦之人,也許吃了上頓,還不知下一餐在哪裡?想享受也沒有錢,想“惜費”給後人也沒辦法,你給他鼓吹人生有限,應及時享樂,也沒有什麼用。而很有錢的人家,酒池肉林,花天酒地慣了,吃喝玩樂膩了,也許口味才會改清淡些,那不是吝嗇,有錢的大佬“窮”得只剩下了錢,即使怎麼花也花不完,他怎會吝嗇?他只恨無法像王子喬那樣能成為神仙,只恨無法“向天再借五百年”,無法“買個太陽不落山”。《驅車上東門》中便說到,“服食求神仙”,可惜“多為藥所誤”,無非想多活幾年而已。想想如今,有些騙子就抓住有錢人或退休老人這一心理,專門以所謂的保健品忽悠人,媒體有過報導,推開老人的房間,半屋子放滿了保健品,讓人觸目驚心。而中產階級,大多為知識份子吧,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才會想到“惜費”,一心只想著為子孫攢點財物,那是很愚蠢的,他沒想到兒孫自有兒孫福,弄不好兒孫因為有了幾個錢就會變得好逸惡勞、吊兒郎當、不務正業,這豈非害了兒孫?尤其是,若兒孫屬於遊手好閒之輩,他們只會嗤笑祖先不會享福,這豈非讓祖先後悔莫及!當然,兒孫勤儉持家又當別論。

  可見《生年不滿百》是對吝嗇者的嘲諷之餘,它鼓吹的“為樂當及時”,並非是那種對酒肉池林的放縱,而是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把酒言詩,以忘卻不得志之煩惱,這實際上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作者胸懷是開闊的,思想是曠達的,正因為這樣,他就不會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日夜煩惱,他也不會在面臨任何困境時無所適從,他實際上是把心放下,因而也就不會患得患失,所以他就能在熱愛生活的基礎之上樂觀曠達,超然物外,這樣的人才會沉著堅定,才會忘記煩惱,才會熱愛生活,笑對人生,何必常懷千歲憂呢?

推荐阅读